塔牌集團:一季度凈利潤同比預降80%-86%
塔牌集團發布公告,預計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24.46萬元–7,034.95萬元,同比下降86%-80%。
微信公眾號“碧桂園創投”3月8日消息,固態鋰離子電池創業企業重慶太藍新能源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碧桂園創投獨家投資。......
微信公眾號“碧桂園創投”3月8日消息,固態鋰離子電池創業企業重慶太藍新能源有限公司日前宣布完成A+輪融資,由碧桂園創投獨家投資。據悉,該融資將用于產線建設、產品研發及人才搭建等。
微信公眾號“碧桂園創投”截圖
天眼查公開信息顯示,重慶太藍新能源成立于2021年5月,法定代表人為李彥,注冊資本約498.77萬人民幣,其經營范圍涵蓋新興能源技術研發、新材料技術研發和資源再生利用技術研發等,包括電池制造、銷售,以及新能源汽車廢舊動力蓄電池回收及梯次利用等。
資料顯示,碧桂園創投是碧桂園集團旗下股權投資事業部,投資領域覆蓋產業鏈、硬科技、大健康、新消費四大主題。碧桂園方面表示,碳中和是碧桂園創投的重點投資賽道,至今已投出蜂巢能源、眾鈉能源、藍晶微生物、中科國生、極電光能和萬華禾香板等項目。
近年來,碧桂園投資轉向碳中和賽道,今年已經多次重金加碼新能源企業。
例如電池企業,3月4日,碧桂園創投獨家領投眾鈉能源,具體金額未公開。眾鈉能源2021年1月成立于蘇州市高新區,是國內最早推進鈉離子電池產業化的硬科技企業之一,也是全球第一款硫酸鐵鈉電池的締造者。產品包括圍繞聚陰離子技術路線的硫酸鐵鈉電池等,目前已經成功開發出3款鈉離子電池正極材料的全套制備技術。
據悉,眾鈉能源圍繞聚陰離子技術路線深度攻關,制備出了具有性價比優勢的硫酸鐵鈉電池。該電池安全性及高低溫性能優異,兼具較高的能量密度和循環壽命,在儲能設施、新能源汽車及低速電動工具等數個萬億級應用場景中市場潛力可觀。
目前眾鈉能源已與多家下游客戶達成戰略合作,第一代量產產品將在年內啟動交付。
此外,碧桂園創投還在1月17日戰略投資蜂巢能源,融資金額3.22億元,也是蜂巢能源在這一年多時間內獲得的第四筆融資。蜂巢能源脫胎于整車企業,截至目前,已在全球規劃建設11個生產基地,總規劃產能已近250GWh。值得注意的是,有消息稱蜂巢能源已經開始上市輔導。
放眼整個行業,在房地產市場大調整背景下,不少知名房企選擇轉行。有趣的是,不少房企不約而同地將自己的目光對準了新能源行業,布局新能源汽車開發或者鋰電池。
2021年10月,許家印表示恒大未來將全面實施現樓銷售,房地產的銷售規模要從去年的7000多億元,10年內壓降到每年2000億元左右,并在10年里完成由房地產向新能源汽車的產業轉型。這意味著未來恒大將形成新能源汽車為主、房地產為輔的產業格局。
今年1月18日,廣宇發展連發五條公告,披露涉及重大資產交換的法律意見書等文件。在魯能新能源完成過戶,成為其全資子公司后,有30多年房地產開發背景的廣宇發展已經將主營業務變更為風能和太陽能的開發、投資和運營。
此前也有房企選擇轉戰鋰電池行業,但似乎轉型之路并不簡單。
房企宋都股份今年1月5日宣布,公司計劃投資5億元設立浙江宋都鋰業有限公司。在地產股一片低迷中,宋都股份連拉4個漲停。宋都股份方面后來表示,公司設立鋰業子公司僅為初步的意向和計劃,公司不具備發展鋰業的礦產資源、客戶資源、相關資質、人員、技術、設備,后續進展存在重大不確定性。
碧桂園牽手身為創業企業的太藍新能源,引發市場不少猜想。
碧桂園創投董事總經理韋毅表示,我國清潔能源轉型隱含之意是行業應用的全面電氣化,這確立了儲能器件在雙碳時代的核心位置。過去十余年,全球都在期待鋰電產業的根本性技術創新,該公司認為,太藍新能源的設計理念能夠切實解決氧化物路線的一系列關鍵難題,期待能夠早日為動力電池提供全新的更優解決方案。
不過對于外界而言,碧桂園跨界投資的戰果仍需要時間的檢驗。
今日(3月8日)港股恒指高開低走,一度大跌近2%,最低報20639點,創2016年7月份以來的新低。下午收盤,恒指跌1.39%,報20765.87點。港股碧桂園報6.09港元,跌6.31%;碧桂園服務報40.75港元,跌8.84%。
(責任編輯:李佳婷)
熱門品牌價格
地區頻道價格
塔牌集團發布公告,預計公司2022年第一季度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4,924.46萬元–7,034.95萬元,同比下降86%-80%。
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是黨中央統籌國內國際兩個大局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
推薦文章